空間記事 覓覓書房記事 大人限定晚安繪本

「你還記得自己喜歡什麼嗎?」——大人的繪本聊心室:喜歡

在急促奔波的生活步調裡,大多數人,都忙著追趕世界的變化。往往很難擁有靜下心來,品味生活中美好的時間。有時候,甚至連喜歡的感受,都會逐漸淡忘。

每每看到一些人,膠著在不喜歡的工作、不喜歡的家庭生活,和不喜歡的人際關係,甚至是不喜歡的自己。而渴望找回喜歡的感覺,尋尋覓覓。

再看著坊間茫茫書海,充斥著許多關於「找自己、愛自己、喜歡自己」等等的詞彙。讓我開始萌生這樣的疑惑:是什麼原因,讓我們失去了對自己的喜愛?是否,我們曾經真正喜歡過自己?而喜歡的自己,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呢?

過去,「喜歡」似乎是一件簡單的事情,但現在,這個概念卻變得很迷濛飄渺。當我們失去了對各種事物的喜愛之情,生活變得索然無味,且不再對日常,有著積極的情感時。許多原本能驅使我們前進的原動力,也因此變得遲滯不前。

還記得三年前,為「喜歡小食堂」撰寫的海報文宣,其中有這麼一段文字:「因為,我們就是喜歡,這樣的我們。」我想,當時正是因為有這些體悟,才會書寫下這段文字內容。期許自己能夠重拾內心的連結,回歸最原初,再次感受喜歡所帶來的感動。

也因此,繪本聊心室「喜歡」這個主題,能夠舉辦在「喜歡小食堂」,再合適不過了。

在活動中,我們嘗試回憶每個人認爲的「喜歡是什麼?」

在活動中,我們嘗試回憶每個人認爲的「喜歡是什麼?」

在活動中,我們嘗試回憶每個人認爲的「喜歡是什麼?」有人認為喜歡是陪伴,有人覺得只要感到自在、舒服和愉悅,就是喜歡;還有人認為,喜歡總是藏在笑容裡。當你對某些人事物展現微笑時,喜歡就顯露在那裡。有時候,喜歡會讓人難以言喻,但心和身體,總能夠第一時間感知到

為了更了解喜歡,我們開始探討:「在喜歡之前和喜歡之後,各是什麼呢?」透過繪本《我...有夢》,珍古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可能的答案:喜歡之前,是帶著好奇和探索的眼睛,去看待這個世界。從噗通噗通的心跳聲中,感受到喜歡,最終孕育出夢想。或許,當我們停止對這個世界抱持成見,以更開放的態度去感受,才能真正地體會到喜歡的感覺,從而發現自己的夢想

是時候,回頭問問自己:「我有多久沒有卸下固有的眼光,展現好奇的心情?」

珍感覺到自己的心跳,撲通、撲通、撲通。

珍感覺到自己的心跳,撲通、撲通、撲通。

我一直認為:「享受喜歡,不難。真正難的,是如何喜歡?」

喜歡可以是創造夢想的元素,也可以是促進我們樂觀看待人生的特性之一。甚至在關係中,扮演敞開心扉的鑰匙,傳遞情感,成為愛的引線。當我們擁有喜歡的感覺時,好像生命的河流,就會自然而然地推動。無需花費太多力氣,就能夠完成一切。

往往要從體驗裡,喜歡上全新的人事物,或者能夠長久延續的喜歡,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也許「不喜歡」,就是干擾的要素其一。這麼說來,比起認識「喜歡」,我們或許更需要先探索「不喜歡」的背後,可能蘊藏著哪些令人止步的原因?

如果你願意,讓我們將目光回歸內心,更深刻的挖掘「喜歡」和「不喜歡」的情感關係。我相信,對於喜歡的認知,你肯定會有不同以往的新發現!而這個收穫,一定會使我們,回歸最原初的感動,找回每一天生活豐沛的原動力。

{ 大人的繪本聊心室:喜歡 }
2023.02.14 / 活動心得紀錄

You Might Also Like...

No Comments

    Leave a Reply